5月15日下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涉外法律人才培训班(第三期)”开班仪式在行政楼配楼二层多功能厅举行。司法部副部长刘志强,司法部国际合作局局长杜亚玲,国际合作局移管处副处长田静;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丹,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高晓东、副院长马晓燕出席活动。仪式由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陈洪兵主持。

开班仪式开始前,杨丹与刘志强就双方深化合作、协同育人等议题进行了会谈。

杨丹向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法律人才的到来表示欢迎。他强调,在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关键时期,增强涉外法律斗争的主动性尤为重要。他介绍了北外的历史传统、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的成果,回顾了与司法部紧密合作、协同育人的历程,鼓励大家树立信心、坚定决心、保持恒心,早日成长为“语通中外,法治天下”的高素质涉外法律人才。
刘志强对我校的鼎力支持和精心筹备表示感谢。他充分肯定了前两期培训班所取得的突出成果,通过五个方面深刻阐述了举办本期培训班的战略背景和时代意义,介绍了司法部推动涉外法治建设的总体布局、工作成果和人才培养计划,并向全体学员提出了三点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做到党建先行、党建促学;珍惜学习机会,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严格遵守外事纪律,遵守各项培训要求,做到严于修身、严于律己。

教师代表姚金菊教授概述了北外法学院发展历史,“法律+外语”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介绍了本期培训班在师资组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创新性探索,期待培训过程中学员们的积极反馈和师生良性互动。
学员代表兴成鹏向双方领导表示诚挚感谢,以“争做新时代高素质涉外法律人才”为题发言,分享了对加强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工作重要性的理解与认识,表示将坚定理想信念,胸怀国之大者,严守纪律,学以致用,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

为精准服务司法部涉外法律人才的选拔与深造要求,校部双方于2019年起开展协同育人计划,迄今已培养近200名复合型涉外法律专业人才。本期培训,81名优秀涉外法律人才经过前期选拔脱颖而出,将在我校开始为期3个月的集中学习。继续教育学院组建了优秀的师资队伍,开设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语言应用系列课程,以及国际公法、国际关系、法律写作与翻译、涉外公法与国际执法合作、国际组织治理与跨文化沟通、国际刑事司法与执法合作、谈判与争议解决等专业课程,组织多场专题讲座,帮助学员提炼总结自主学习和提升语言能力的方式方法。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员们进一步夯实外语基础,掌握外语自主学习的方法,实现外语能力、国际化视野、政治觉悟和业务素质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