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语种培训 >> 焦点资讯 >> 正文

党总支理论中心组开展主题教育第二次专题学习

发布者:宣传部 [发表时间]:2023-05-31 [来源]:宣传部 [浏览次数]:

5月24日下午,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在西校区壹教学楼216会议室召开主题教育第二次专题学习交流会。会议由党总支书记陈洪兵主持。

党总支委员、科技园公司总经理杨诚围绕“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为加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发展新动能”作重点发言。他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角度强调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考量。要深刻理解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的时代背景、内在逻辑和实践要求,深入思考“中国式现代化、教育何为”的时代之问。

会上,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就此专题,结合主题教育“学用知行”要求和本单位工作实际作交流发言。

党总支书记陈洪兵表示,要围绕二十大报告提出的职教、高教、继教“三教”协同和“三融”要求,找准继续教育职能定位,深入思考“中国式现代化,外语继续教育何为”的时代命题。办好高质量继续教育,要从夯实办学条件、坚持立德树人、规范人才培养、加强质量监管、加强科学研究、提升数字化水平等方面下功夫,培养更多高素质外语+行业国际化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党总支副书记、网络教育学院院长唐锦兰表示,国家发展既依赖于高精尖科技人才的引领,也离不开大量的技能型、服务型人才的配合。要着力扭转社会对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偏见,切实提升办学质量,促进多元化人才培养。

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主任李佐文表示,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既是我们党的理论创新,也是实践创新,要深刻把握三者的内在规律和发展逻辑。作为教师,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应当思考如何在人机共生的智能时代学为人师,做好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

党总支宣传委员、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马晓燕通过“尊重”“信任”“合作”三个关键词分享了自己的理解与思考。她表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需要我们立足本职、贡献才智,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汇聚多元人才,聚焦“人机协作”,引领学生自主思考,构建知识体系,培养适应智能时代的未来人才。

党总支纪检委员、科技园公司党支部书记乔婧梳理了“产教融合”的概念来源、主要内涵和重要意义。她表示,高校要主动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构建以行业、企业融合办学的体制和机制,为适应我国产业升级,在人才技术等方面全面提升自身参与和合作的能力。

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刘志福表示,科技创新是大国崛起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教育、科技和人才的强有力支撑。时代不允许教师“躺平”,要用良心做好教育工作。

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蔡静表示,科技创新要有创造性思辨的能力,需要从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加强顶层设计,探索优秀人才多元选拔机制。让科研服务于教学,教学反哺于科研。强化数字赋能,促进工作效能发挥。

党总支组织委员、继续教育学院党支部书记曹彦琳表示,可以通过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进一步提升学院的办学水平,推进继续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网络教育学院党支部书记王琦表示,作为教师,应思考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思维,通过人机协同的方式促进深度课堂的实现,构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前,党总支召开了党总支委员会会议,通报了人工智能实验室人员招聘后续工作和各支部主题教育推进情况。